近年來,央行對金融機構風險考核不斷加強,非公中小企業融資困難。另外由于補貼政策調整,投資回報周期長。受制于上述兩大原因和電網、國土日趨嚴格的規范管控,國有大型企業投資持有電站、傳統光伏企業提供產品供應鏈和代理運維服務將是未來發展方向。本文著重介紹光伏電站運維公司的成本控制策略和存在的風險。
運維公司常用的降本手段
1、縮減人員編制:現階段對于第三方運維公司來說,運維人員的薪酬福利無疑是占比更大 的支出。通過合理輪班,小區域聯動運維,職能部門扁平化管理,搭建集控平臺剝離電站值班職能,集中監控、區域維護,實現運檢分離或無人值守。業內單個電站運維人員已由早期的8~12人縮減到4~8人,個別項目已實現20MW/人或無人值守。
2、優化崗位職責:光伏電站基礎運維工作的門檻相對較低,多依賴于制度和經驗,可見、可復制性強,調度管轄相對寬松。負責人統籌安全和增效降本,輔以3~4名屬地化招聘的低薪持證人員開展日常報表、除草、除塵、清洗、倒閘、巡視檢修工作,屬地化招聘,既能更加靈活的輪班,又能提高人員穩定性。
3、可靠的戰略伙伴:擁有可靠的長期合作伙伴共享資源、優勢互補,能夠有效降低生產成本。比如集中采購備品備件、工器具和辦公物資,與上游生產廠家簽訂寄存協議分享倉庫共享備件,通過第三方勞務公司招募輔助崗位員工,租賃應急搶修設備和備件資源,分包勞務工作等。
4、經濟性車船配置:電站運維車輛的配置應當結合現場實際環境一站一策,例如有些山地電站配備了農用四輪機,不僅可以滿足日常巡檢需求,還可以拖拽除草裝置(參考農村拖拉機耙地,但需考慮現場埋地電纜深度)、其柴油機還可外接割草機或高壓水槍開展除草和清洗工作,實用性強,能夠大幅降低運維車輛使用成本費,降低機動車保險和維修保養費用。
5、控制預試、檢測成本:現行的 標準對高壓預防性試驗和防雷檢測周期做出了明確規定,但由于光伏行業起步晚,系統自身特色顯著,設備電壓等級低。應結合設備工況嚴格把控預試計劃,在不影響安全的前提下開展自主預試工作,刪減不必要環節,以最小成本保證設備的可靠運行。
6、綜合廠用電控制:電站下網電量主要包含設備損耗和生活用電,其中設備損耗主要為變壓器損耗、線路損耗、散熱設施用電。合理調節功率因數可以有效減少線路損耗。對于未開展“兩個細則”考核的區域和分布式項目,可以用逆變器的無功模式取代SVG,能夠減少廠用電量。選擇合適的電費結算模式(大工業用電兩部制電價),合理切換站用變和備用變,也能減少用電成本,注意控制“力調電費”。
7、標準化清洗除草:一般代維合同都包含清洗和除草工作,合理的清洗除草計劃不僅能夠降低運維成本,還可以大幅提升發電量,做好精準的測算,精細化的除草和清洗策略,以實現收益更大 化。應根據實際情況探索多種除草策略,如畜牧、農藥、特制工具。清洗工作要深入細化,綜合考慮組件角度、地形、效率、遮擋等等,分標段、分區塊清洗。